2020江苏幼儿教资结构化面试:幼儿如厕问题
- 时间:
- 2020-02-05 14:08:57
- 作者:
- 黄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江苏教师资格证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幼儿教育是一个养成教育,幼儿期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近期在幼儿如厕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某幼儿园托班,在进行盥洗活动时,都喜欢蹲便器,趁老师不注意就会去使用,看到一个幼儿这么做,其他幼儿也跟着去争抢,但只有一个(拉粑粑用的)蹲便,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在历年教招面试中,保教实践类型的题目考查频率较高。我们一般按照以下3步走来进行答题,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一起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一、问题定位
该现象属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盥洗如厕活动,托班的幼儿年龄较小,难免在如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较多。
二、原因剖析
(一)幼儿
1.好奇。幼儿年龄较小,对幼儿园的一切都很好奇,喜欢探究,看见新奇的事物都想要去尝试。
2.好模仿。班杜拉提出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直接观察学习,看到其他小朋友使用蹲便器,自己也会模仿。
3.生理原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幼儿来说,排泄也是其正常生理需求,但蹲便中只有一个才能用来拉粑粑,所以大多数幼儿就会争抢。
(二)家庭
1.家庭多使用坐便。家庭中大多使用坐便,幼儿对蹲便比较稀奇,所以会出现想要使用的想法。
2.家长未正确引导。家长没有给幼儿讲幼儿园蹲便的使用方法,幼儿不熟悉。
(三)教师
1.方法不当。教师未给幼儿教授正确使用蹲便的方法,幼儿对此比较好奇。
2.监督不到位。班里幼儿较多,教师难免有时疏忽,不能照顾到全部幼儿。
(四)幼儿园
1.如厕设施不完善。盥洗室的蹲便数量有限,而且拉粑粑的只有一个,当幼儿都有需要时,会发生争抢。
2.如厕常规不健全。幼儿园的如厕常规不明确,不规范,幼儿扎堆。
三、解决建议
(一)幼儿
1.及时告知。教育幼儿有正常的生理需要时及时告诉老师,不要因为害怕而自己用不恰当的方式如厕。
2.不争不抢。懂得上厕所要排队,不要拥挤在一起,以防发生危险的事情。
3.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让幼儿要明白遵守常规,逐步养成自主如厕的好习惯。
(二)家庭
1.配合幼儿园工作。虽然家里用的都是坐便,但家长也要给幼儿讲授蹲便的使用方法,并监督幼儿的行为。
2.适时引导。告诉幼儿当自己在幼儿园想要上厕所时,要及时给老师说,如厕的时候遵守规则,不要打闹嬉戏。
(三)教师
1如厕方法习得。在日常的教学或游戏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幼儿明确如厕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方法。
2.加强监督。教师在幼儿如厕时要重点去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尤其是有困难的幼儿,及时帮助她们。
3.如厕常规培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明确的如厕常规,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常规。
(四)幼儿园
1.完善设施。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和需求,开设相应的不同用途(大、小便)的蹲便,方便不同需求幼儿使用,以防发生争抢现象。
2.健全如厕常规。幼儿园应观察发现就幼儿如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问题组织教师一起研讨学习,制定幼儿园的如厕常规,并且要求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灵活施教。
(五)家园配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避免出现“5+2=0”的效应,让幼儿掌握坐便和蹲便的使用方法,提醒幼儿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如厕常规,自己有需求时,及时给成人说,加强幼儿在家和在园的行为监督。
期待通过我们的多方通力合作,能够帮助我们的幼儿尽快解决如厕中遇到的小问题,今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给幼儿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此外,保育类问题不仅涉及如厕,诸如睡眠活动、进餐活动、入园焦虑等问题在历年考试中的比重一直在加大,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答题思路和以上讲的思路基本一致,在作答时将重心放在解决措施的提出中,而且要注意措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