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教师资格证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0512-6731163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江苏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简答题考点

时间:
2020-07-09 14:25:00
作者:
张老师
阅读:
来源:
江苏教师资格证

  考点 1 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社会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考点 2 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考点 3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考点 4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具有如下的特征:

  (1)认识命题之间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 5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合理宣泄法。当人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让不良情绪充分得以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平静。

  (2)转移注意法。当人受了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应尽可能离开不良刺激的环境,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环境和新事物上去,避免不良情绪性的蔓延和加重。

  (3)意志调节法。意志调节也称升华作用。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 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4)幽默法。 幽默法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5)补偿法。 补偿法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

  考点 6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区别

  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考点 7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状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 5~10 个。次要特质也是人格的组成因素,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的特质, 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考点 8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

  系统脱敏法包含三个步骤:

  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二是建立焦虑层次 (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

  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 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考点 9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

  (1)自身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考点 10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考点 11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评价的特点

  (1)由甄别走向发展。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

  考点 12 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1.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考点 13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 融洽、生生关系友善是课堂气氛的基础与反映。

  考点 14 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 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考点 15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考点 16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考点 17 马勒斯等人提出的职业倦怠的表现

  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